北亞多式聯運網絡暢想:西接歐陸 東納日韓 訪DHL
DHL全球貨運、運輸首席執行官羅康旭 (Roger Crook) 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蘇州在江蘇省的戰略性位置使其成為始發地。貨物能夠直接由本地接入國際鐵路貨運線路而不必千里迢迢經由成都中轉,使得在蘇州及其周邊地區的客戶大受裨益?!?/p>
《中國經營報》:蘇州并不是交通樞紐,為什么新開的這條線路要放在蘇州?目前已經試運行了16周,運營表現如何?
DHL將開拓不同的網點以利于服務地域接近的客戶。我們將來也有所謂的“加班次”計劃,現在是一周一班的頻率,未來會增加到一周兩班。
羅康旭:鐵路這個運輸模式開始成型,因為它能夠提供比較穩定、可靠的服務。鐵路貨運的運輸時間僅為海運的一半,而且其成本也僅為空運的六分之一。但鐵路沒有辦法取代海運,以運量、運價來講不能和海運相比。以運輸時間來講,不可能趕得上空運。所以鐵路的運輸怎么定位?我覺得這是一個創新,是一個新的物流選項?,F在所有的產業,依照它的銷售和生產流程,基本上會計劃,一個是空運,一個是海運,或者是同時存在。將來,市場上會多一個選項,有的產品、有的市場就適合這種不那么貴、又能夠大量運輸的方式,可以讓你快速投入市場,又不需要花那么多空運的費用。我們也看到市場開始在接納第三個選項。當然,一個新的產品在市場上還需要一段時間大家才能夠接受,鐵路運輸多式聯運的成長是可以預期的。
《中國經營報》:DHL希望將一些鄰國納入到中歐多式聯運的網絡,比如將駁船加接中日韓三國,將來自日韓的貨物轉運到中國的鐵路網中,以此構建北亞多式聯運網絡。日韓比中國發展得早,市場更為成熟,為什么選擇通過中國中轉?
對于我們的客戶而言,他們希望不管是中國本土企業或者是跨國企業,都能夠找到一個更加平衡的解決方案,這對于日本、韓國的客戶來講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歐洲、美國都使用鐵路這種運輸方法,我們現在也是用鐵路的方法來連接中國和歐洲,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也會把日本、韓國納入進去,這樣就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滿足客戶的需求,使得他們的供應鏈更加有效。
羅康旭:中歐貨運班列,在中國段是中國的鐵道部在運行,到了俄羅斯是由俄羅斯的鐵路在運行,中間牽扯到軌距的問題。將來科技能不能變化?現在有一個新科技是火車實際上可以雙軌并列,在窄軌和標準軌上面運行。但因為成本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投入市場。
實際上,西伯利亞鐵路已經存在幾十年的歷史了。為什么當初西伯利亞鐵路沒有辦法得到蓬勃發展?我想這中間最大的一個因素,是跨境之間怎么去運行,報關部分、集裝箱、設備各部分怎么樣去搭配?,F在所有技術都成型,最主要是EDI報關的問題,這些EDI報關都完成,只要經過吊裝之后,基本上馬上可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