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網絡雙11推智能物流:訂單未生成包裹先上路
你可曾想象過,明天下單要買的一件商品,今天可能就從商家發往通往你家之路?經歷一年多持續向行業推廣普及大數據之后,今年菜鳥網絡的雙11物流玩起了智能化。
啟用大量的平臺數據、建立算法、模型預判消費者需求,分析貨品布局,預測最優化物流路由。甚至可實現“訂單還未生成,包裹先行上路”。
菜鳥網絡用于引導物流合作伙伴優化生產運營的大數據產品-----預警雷達今年雙11再次升級,旨在通過大數據的精準預測來引導商家備倉發貨,及合作的快遞企業在雙11期間提前安排重點線路,分撥中心,網點的攬派情況,調配人力物力等各種資源。
去年雙11期間,菜鳥網絡就利用物流預警雷達,指導商家發貨和快遞公司調配運力,成功地保障了雙11物流高峰平穩運行。今年5月底在原雷達預警的基礎上增加快遞企業的服務質量和客戶挖掘分析等數據分享。
經過了接近半年的日?;諗祿恋?,新版物流預警雷達除了進一步優化底層算法、提高預警精準度,還能根據運輸形式不同提供不同的預測服務。
菜鳥網絡2014年雙11物流項目負責人馬俊杰介紹,跟根據天貓交易平臺的瀏覽量、收藏等用戶行為判斷是否會發生訂單,再加上商家的發貨地和消費者的到達地等數據,系統可以智能設計出基本的物流鏈路。再結合去年各商家雙十一及近期銷售訂單等海量數據,可以比較精細地出算出每家快遞公司每條線路每天的包裹量。在此基礎上,商家可以考慮提前對貨物進行分倉等處理,讓包裹盡可能地靠近消費者。
中通快遞運營副總裁倪根炎說,經過和實際產生的數據對比,菜鳥網絡提供的預測數據準確度能達到90%左右。他表示,有了預測量,準備起來就非常有針對方向性?!耙驗橛辛丝孔V的數據攬收基本不會有問題,我們就開始有計劃地調配運力?!?/p>
菜鳥網絡資深副總裁萬霖表示,菜鳥網絡作為一個開放的社會化物流平臺,未來將會持續對合作伙伴開放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使其成為物流行業的商業基礎設施。
經過一年的全球化業務探索,菜鳥網絡攜手全球物流合作伙伴逐步建立了遍布亞洲、歐洲、澳洲、北美、南美等全球的跨境倉儲網絡、航空干線資源體系及轉運配送資源。
為能夠讓國內消費者買到優質的進口產品,菜鳥網絡建立了與杭州,廣州等已經開展跨境進口試點城市的戰略合作關系,并通過與海關等其他監管部門系統對接,來保障海外正品和進口的合規性。
為了把雙十一的歡樂帶給全球各地的消費者,菜鳥網絡隆重推出全球包裹可追蹤,提升海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憑借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郵政、新加坡郵政、巴西郵政、澳洲郵政等國際郵政巨頭陸續開展的戰略合作伙伴基礎,鳥網絡與國際郵政巨頭對接,合力制定雙11物流保障方案,有望提速通關,保障雙11順利出口。
同時,菜鳥網絡以平臺化能力,整合了大量優質的海外物流服務商合作伙伴資源。上目前已對接的有海外物流服務商包括俄速通、燕文物流、新加坡郵政、申通國際、 ITELLA、中郵國際、順豐(海外)、中通、樂趣購、酷悠悠、大韓通運等,全面保障天貓雙11對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這些服務商通過與菜鳥網絡平臺的對接,可實現在線物流下單,并且保證全鏈路的物流詳情顯示,實現全球范圍包裹的可視化追蹤。
此外,菜鳥網絡通過聯合香港郵政、香港7-Eleven、Circle K,臺灣全家、臺灣7-Eleven、新加坡郵政等合作伙伴,在東南亞地區推出4000余個自提點都將投入到此次雙11的末端配送環節,香港、臺灣、新加坡等東南亞消費者可以盡享家門口的便利自提服務,將物流服務精細到最后500米。。
為了滿足來年的包裹增量需求,各家快遞公司都會趁雙11期間招兵買馬,完善基礎設施,對運能運力進行擴容。以申通和圓通為例,兩家去年雙11突破日峰值1200萬包裹大關后,今年兩家的擴容標準都設定在日包裹量2000萬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各家快遞公司目前已為今年雙11新增行業從業人員25萬以上,改擴建運轉中心100余處,增加作業場地185萬平,公路干線新增自有及整合社會資源新增干線車輛12000臺以上。
航空作為一種高效的物流資源,今年各家快遞紛紛搶占資源增加投入,順豐增加專機線路28條,準備啟用所有主備用散航班次1422條線路;圓通新增航線101條;申通打算利用冷門航線的倉位對航空貨物進行分流;百世匯通新增航空線路37條。
此外,各家也在提高服務方面做出努力,如申通新增150人客服,并成立“雙11”快遞客服專項組,應對大客戶或重大額問題處理;宅急送雙11期間推出凌晨取件服務及集中派送地的夜間派送服務。
菜鳥網絡的平臺上生長著各種形態的物流服務商,從倉運營、干線、到配送,承擔著全國快遞業務總量接近60%的包裹。對于平臺上的14家快遞合作伙伴的120余萬快遞員來說,每年雙11既是一次挑戰也是機會,期待他們今年再創中國乃至世界快遞新紀錄。